您当前的位置: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292号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29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汴文广旅提字20248                签发人:陈连富

                                  

 

政协十次会议

292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冯云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开封现代文化名人数字化抢救性保护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数字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数字赋能推进新时代文旅高质量发展是文旅部门的重大课题。现将我们的主要工作及下步工作谋划作如下汇报。

一、数字赋能文旅方兴未艾,谁拥抱慢,就要被淘汰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依次递进,对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部署要求不断深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了“建设数字中国”的四梁八柱。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数字化转型工作会,就加快建设数字强省、奋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作出重要部署。

在当前全国上下扩内需、促消费,千方百计提振发展信心的关键阶段,文化和旅游产业肩负着重要发展使命。文旅产业如何高标准完成“促消费”的重要任务?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学“车企降价”,关键在于如何提供更多、更优质、人民群众更喜闻乐见的爆款文旅产品,让群众排队也要消费。坚持数字赋能,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生产出更多高科技、沉浸式、有内涵的优质文旅产品,就是文旅促消费成功的不二法宝。文旅产业需要数字赋能,谁拥抱慢,就要被淘汰。

二、开封积极布局数字文旅建设,争当全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排头兵

开封积极布局以文旅为主题的宋元宇宙开发。2021年,我局对国内长期研究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企业单位进行深入考察,初步确定研发宋元宇宙虚拟空间项目。与上海、杭州两家单位达成合作,确立宋元宇宙IP账号,探索以开封博物馆馆藏文物二次创作的数字藏品销售和宋代开封城虚拟城市为目标构建元宇宙空间。先后打造了“元宇宙天文钟”“商饕餮铜鼎”“宋天青釉瓜棱瓷罐”等数字藏品,销售收入200余万元。2022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元宇宙公司——“悦千年”宋元宇宙文旅开发公司,通过旅游产品数字化赋能,加快中国开封“穿越千年”元宇宙虚实共融旅游系统工程建设,研发元宇宙旅游酒店、旅游大巴、旅游线路和旅游场景,积极打造历史穿越之城。简单汇报一下正在打造的元宇宙旅游大巴:打破传统出游交通方式,MR+定制巴士带来全新沉浸式旅游体验。游客坐在重新改造过的可沉浸、可互动的元宇宙列车当中展开一段奇特的旅行,通过虚拟导游的讲解,了解开封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佩戴MR眼镜,与开封8个地标景区游戏互动,包括老省博旧址、刘青霞故居、山陕甘会馆、延庆观、新郑门城摞城遗址、繁塔、州桥遗址、开封中轴线。以此穿梭于开封历史的文明碎片当中,让旅行成为一道城市的风景。

开封积极布局智慧文旅基础建设,建成三大智慧文旅平台即:“全域数字文旅产业监测云平台”、“来趣宋潮”一机游小程序公共服务平台、开封实名制监测平台。成立全域数字文旅平台运营公司,通过统一的平台进行全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产业结构重构,秉承“数据留在本地、人才留在本地、税收留在本地”的运营初心,走市场化道路,广泛引入社会资金,围绕开封市数字文旅文创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利用数字技术为开封文旅产业赋能,激发文旅产业数字经济发展。

开封积极融入省厅“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建设。一是积极开展钻级智慧景区创建工作。建成省级五钻级智慧景区1家(清明上河园)、四钻级智慧景区1家(万岁山大宋武侠城)、三钻级智慧景区2家(启封故园、开封府),钻级景区数量居全省第6位。今年还将有5家景区、2家星级饭店、1家博物馆创建钻级智慧单位。二是3个数字化展示项目获省厅百大标识奖补800万元,居全省第2位。其中,建成的清明上河园“飞跃东京”球幕影院利用3D技术和VR虚拟现实技术,给游客制造出身临其境、感官刺激强烈的“穿越”体验,深受游客喜爱。三是推出一系列数字产品。《大宋运动会》系列短片(分为8集,主题分别为蹴鞠、马球、捶丸、投壶、武术、斗茶、抖空竹、水秋千,每集时长为5分钟)在河南卫视首播,迅速在全网掀起热议。推出数字单曲《大宋朋友圈》《风动大宋》《来趣宋潮》,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数字音乐品牌。四是在全省率先成立“开封文旅特色银行”,为文旅项目建设保驾护航。针对智慧文旅投资大、见效慢、融资难等问题,依托“开封文旅特色银行”,加大对智慧化建设金融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已完成对4 家文旅企业 23.8 亿元新增贷款或金融产品的初审,首批 2.8 亿元已拨付到位。《中国文化报》对该项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数字化保护,让文化遗产生机永续

    文化名人是展示一座城市地方文化的名片,是城市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的对象常常是物化了的传统文化形态,然而面向传统文化的设计关键却是其中“抽象”的文化。“形神兼备”就是要在设计对象数字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呈现给受众。与传统的面向物的设计相比,数字化设计的一大特征是时间线的延长,这个时间维度的扩展可以很好地支持叙事性的表达,也为面向丰富文化内容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重视开封现代文化名人数字化抢救性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题中之义,对于增强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具有多元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对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和重要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建设、保护和利用高度重视,成效显著。相比之下,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代文化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明显滞后。主要原因一是观念淡薄、意识不强,存在厚古薄今现象,缺乏对代文化名人历史价值的基本认识和超前保护意识;二是台账不清、家底不详,未对辖区内现代文化名人及故居的品类、数量和续存状态等情况建立保护台账;三是缺乏依据、投入不足。

为此,我们下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基因解码工程”,让文化名人走出“历史”

一是高标准修缮保护,让文化名人更加可“触”。对一大批名人故居、史迹遗存进行保护性修缮,较大程度恢复重要历史名人遗迹遗存的历史风貌。通过建设博物馆、名人馆等文化设施,系统性、全方位向市民展示历史及现代名人的事迹资料,有效拉近市民、游客与文化名人的距离。

二是体系化整理研究,让文化名人更加可“阅”。对书籍、字画、书信等文化名人相关实物资源进行系统修复和整理,收集、点校散落民间的文献,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建设现代文化名人数字资料库,将名人书籍进行数字化呈现,让名人典籍人人可阅。

三是高质量传播弘扬,让文化名人更加可“感”。深入挖掘现代文化名人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推出原创性现代文化名人主题特展。举办重大文化学术活动,扩大现代文化名人学术思想研究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实施“深度融合工程”,让文化名人为家乡“代言”

一是将名人印记融入城市风貌。依托雕塑、公益广告墙等载体,将文化名人元素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大力推广地域品牌形象,打造最美夜景带、市民休闲好去处,令厚重的人文历史和繁华的活力城市交相辉映。

二是让名人思想涵养市民品格。广泛运用各种载体和资源,让名人事迹和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以文化名人影响力助推形成成风化人、明德至善的良好氛围。

三是用文艺精品讲好名人故事。坚持把文艺作品作为讲述文化名人的重要载体,以更新的视角、更多的形式统筹抓好文艺精品生产,打造更加独特响亮的开封文化“名片”。

(三)实施“文化赋能工程”,让文化名人助力产业发展

一是以载体创新推动名人文化时尚表达。提炼文化名人书法、画像、典籍、思想等系列元素,创新性设计系列文创产品。通过传统元素创新和活化传承,打造一批具有乡土味的国潮品牌,探索出一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道路,让名人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IP挖掘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深耕细挖文化名人资源,通过“名人IP+旅游”模式,做强做大文旅产业。发起成立保护研究联盟等组织,推出多条涵盖国内外的游学路线,多角度、全方位传播本土名人文化特质,以丰富的载体和创新的形式推动开封现代文化名人不断“出圈”。

三是以名人效应推动地区产业高质发展。注重将现代名人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注册商标,举办研讨会,发布倡议书,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进一步加快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制造、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开展开封现代文化名人数字化抢救性保护重而道远。正如您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化名人逐渐老去,面临着离世的危险。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料管理不善等原因,许多珍贵的资料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因此,及时开展数字化抢救性保护工作,对于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在省文旅厅、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把准政策,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强文旅数字化顶层设计,定好实施路径,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为开封现代文化名人数字化抢救性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联系单位: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371-23936686

 

       

      2024520

 

 

抄送:市政府督查局、市政协提案委。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