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开封宋都古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召开,这是自2023年开封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以来的又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该示范区建设正式全面启动。
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由国家文物局同意设立并指导管理,具有全国性示范引领意义的特定区域。开封宋都古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其区域为开封市文物资源的重要集聚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汇集区、古都风貌的核心区、文化基因与城市记忆的贮存区,是提升开封城市形象气质、扩大城市影响力的关键区域。
据悉,该示范区包含整个北宋东京城围合区域约5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由开封城墙围合的13平方公里范围构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拓展区则涵盖了北宋东京城外城遗址以内除去核心区的41平方公里范围。
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开封市人民政府近日公布实施《河南开封宋都古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古今重叠型城市系统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实施八个方面35项主要任务和19个重点项目。
近年来,开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相继启动了顺天门遗址、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等主动发掘工作,配合基建开展了明永宁王府遗址等近40个抢救性发掘项目,其中顺天门遗址和明永宁王府遗址相继被评为“河南省五大考古发现”,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获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表示,开封将持续深化认识、落实部署要求、全面扛牢责任,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示范区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