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禹王台区四普新发现——朱屯吕祖庙

2024-09-30 17:59 来源:禹王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近日,禹王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本着“应查尽查”原则,结合前期走访调查情况,对三里堡街道的一处文物线索——朱屯吕祖庙进行数据采集和走访调查。

 

该庙位于五一路地下道东北方向大朱屯街45号院,南距陇海铁路140米。根据1907年绘制的《河南省城地舆全图》,在南关制造局和造币厂(即开封机械厂)西南角的朱屯村北口处,有一座庙宇,应为该吕祖庙。

 

 

 

经走访附近住户及朱屯社区书记,该庙建造于清末时期,原有山门三间,北殿为老奶庙,供奉碧霞元君,西殿为吕祖庙,供奉的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当地人讹传为“鱼嘴庙”),目前仅存吕祖庙,山门和老奶庙已改造为民房。

 

 

经现场踏勘,朱屯吕祖庙坐西向东,现存大殿三间,为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12米,东西进深8米,现高约6米,初步判断该庙建造年代为清代。原有的木格栅门窗已经消失,改为红砖墙。门前台阶已被掩埋,屋顶曾经翻修。大殿内部木质结构仍保存完好,南部被隔出一间,北山墙墀头上仍有砖雕保存,雕刻细致精美。

 

 

据了解,该庙民国初期曾改为私塾,目前大朱屯街仍有曾在该私塾就读的几位老人健在。解放前改为新式学堂(俗称“洋学”)。建国后,该庙改为人民公社办公用房(社房)、磨坊、牲口屋。六十年代,三里堡街道办事处在此开设宝珠厂,专门生产塑料珠门帘。改革开放后,街道工厂倒闭,该大殿作为朱屯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后由街道环卫工临时休息使用,目前已经闲置。

 

 

朱屯吕祖庙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该大殿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尽管原貌已经改变,但是主体结构依旧完整,从清末至今一百多年,历尽兴衰沉浮,既是研究清末民国时期我市教育历史的实物资料,也是开封市人民生活的缩影,更朱屯社区居民群众的一个精神寄托,因此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研究开封近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