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开封:收到请回复!大宋寄来信物

开封:收到请回复!大宋寄来信物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风起汴梁,秋叶翩跹 

那些散落在城中的宋韵印记 

正带着穿越千年的温度 

轻声呼唤着每一个向往大宋的人

来开封吧

亲手触摸跨越千年的信物!

 

 

屹立不倒的“精神图腾”
开宝寺塔(铁塔)

 

 

开封铁塔,原名开宝寺塔,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塔”的建筑杰作,是我国现存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琉璃砖塔。

 

 

 

铁塔通体镶嵌铁色琉璃瓦,远望如铁铸般庄严肃穆,故自元代起得名“铁塔”。

 

 

作为“汴梁八景”之一的“铁塔行云”,铁塔胜景曾被古人向往。站在塔下,仰望这座穿越时空的建筑杰作,我们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千年汴京的沉默见证
繁塔

 

 

在八朝古都开封,矗立着一座名为“繁(pó)塔”的古老建筑,它是穿越千年、直抵大宋的时空之门。繁塔创造于北宋开宝七年,也就是公元974年。 繁塔是我国现存完整、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之一。

 

繁塔是开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塔身由近万尊佛砖组成,一砖一佛,有菩萨、罗汉、乐伎等一百零八种。在开封民间,流传着“铁塔高,铁塔高,铁塔只到繁塔腰”的说法。

 

走近繁塔,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怀旧气息,仿佛一条时光隧道,通往未知的曾经,它所承载的,是未被黄河泥沙彻底湮没的、最真实可触的北宋筋骨、艺术与魂灵。

 

藏于地下的“时间胶囊”
州桥与汴河遗址

州桥是北宋东京城御街横跨汴河的一座标志性桥梁,建筑华丽,车水马龙。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州桥明月,两岸夹歌楼,明月照河水。”此景描绘了当年州桥两岸繁华似锦,夜晚明月当空,桥下汴河水波光粼粼的迷人夜景。

 

 

州桥始建于唐,北宋汴京城扩建后,州桥成了连接皇宫的水陆交通枢纽。明末,州桥被黄河洪水灌城后的泥沙淤埋,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近几年,州桥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出土的北宋巨幅石雕壁画和展示的大运河开封段形态,令人十分震撼。2023年3月,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永不褪色的“文化底片”
《清明上河图》与《东京梦华录》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一图一文,极为详尽地记录了北宋东京的城市布局、社会百态、商业盛况和风俗人情。

 

 

由于黄河水患,北宋东京城被深埋地下。现代所有的考古发掘、遗址认定、乃至清明上河园的复建,其最核心、最可靠的依据,正是这一图一文。它们是“穿越”回大宋最精确的导航图和文字指南。

 

“清明上河图”本身已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符号,是开封最闪亮的名片。而《东京梦华录》的书名,则衍生出“梦华”系列(如《梦华录》电视剧、开封的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持续为这座城市注入着文化的活力和流量。

 

 

舌尖上的汴梁风华
一口吃下千年

 

 

在开封,历史不仅能看在眼里、藏在土里,更能吃进嘴里。大宋留给开封最诱人的信物,便是一整套活色生香的美食文化与市井烟火。

 

 

 

灌汤包、鲤鱼焙面、羊肉汤……千年不改其味,每一缕香气都是一段历史。它告诉你,最好的传承不是供在博物馆里,而是活在每天的油盐酱醋、市井烟火里。

 

 

 

这味道,穿越千年,至今仍在鼓楼夜市的喧嚣中蒸腾,在这里完成了跨越千年的“无缝推送”。

……

 

 

 

千年并非逝去

而是化作满城信物  

静候君来!

亲手触摸!

大宋很美!

开封很好!

越来越好!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